
● BBC好評電視特輯 化身劇場奇觀
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(BBC)製作的「與恐龍共舞」影集是首部深入探討恐龍歷史的特輯,耗時三年、花費近三十億臺幣,由考古學家、生物學家及電腦動畫專家共同精心製作,結合了傳統自然史地技巧、尖端電腦動畫科技及科學家最新發現;前所未見豐富逼真的電腦動畫,充滿驚奇的視覺呈現,帶您回到從前,一窺史前生態世界,栩栩如生呈現恐龍橫行霸道的時代。如今,牠們以嶄新的劇場奇觀,與世界再次共舞!經過數年的策劃,【與恐龍共舞】於2007年1月在澳洲雪梨的宏碁體育館逼真登場。這場演出造成極大的轟動,在澳洲場場爆滿的首演結束後,立即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北美巡迴。從此之後,在全球看過這場秀的觀眾多達 520萬人,創造2億7500萬澳幣的驚人票房。
執行長卡門‧帕芙洛維克說︰「BBC電視特輯是特效、幻境、刺激和新知的最佳綜合體,我們的演出不僅包含原有的優點,也加入更棒的元素—現場演出!」在這部作品中,由二十隻分別由不同時期存在地球的恐龍,轟隆咆哮、栩栩如生的模樣風靡了所有觀眾—就像牠們第一次踏上地球時那樣令人肅然起敬。所有恐龍都比照真實尺寸,讓整場演出精彩萬分,而且只有巨蛋的圓形場地能容納。這是2000萬美金票房的劇場奇觀,擁有前所未見的規模和質感,無論老少都會為此著迷。我們相信【與恐龍共舞】可以創造新的娛樂形態。」
為家庭創造一次獨特的娛樂體驗,在別的劇場絕對看不到。恐龍超越年代,擄獲各世代孩子的想像力,【與恐龍共舞】將這股熱情推展至無與倫比的嶄新境界,充滿新奇視野和刺激性。霸王龍進入巨蛋時的吼叫聲將深深刻印在他們記憶中,而他們的父母將永遠忘不了孩子看見小霸王龍時的笑容。如果一個家庭每年只能看一次現場娛樂秀,絕不能錯過【與恐龍共舞】!
● 堅強製作陣容
一群經驗豐富的創意工作團隊一起腦力激盪,發展出了【與恐龍共舞】。導演是百老匯的老手史考特‧法瑞斯,他曾合作的著名劇場人包括哈洛德‧普林斯、崔佛‧南恩、麥可‧佈萊克莫、金‧賽克、約翰‧卡爾德、湯米‧托恩和傑瑞‧塞克斯。巨型恐龍道具由索尼‧提爾德斯包辦設計和製作;由彼得‧英格蘭負責場景設計和投影圖像;由約翰‧雷蒙特擔任燈光設計,由詹姆斯‧佈瑞特創作配樂,由華納‧佈朗撰寫劇本。
觀眾就好像經時光隧道回到數億年前的史前時代。在為期兩億年的恐龍統治時期,一共有十種具代表性的恐龍種類。【與恐龍共舞】中包括了全都與真實恐龍一樣大小,有七米高的暴龍母子,還有體積最大的腕龍高達36呎,鼻子到尾巴長達56呎;背部呈拱形且有兩排鱗甲的劍龍;兩翼張開時與舞臺一樣寬、將會飛在體育館頂部的翼龍,以及爪部又長又尖、樣子兇惡的猶他龍。霸王龍、恐怖的暴龍、三疊紀時期的板龍和流連龍、侏儸紀時期的劍龍和異特龍、白堊紀的牛角龍和巨龍。其中。原始的製作版本動用了50人團隊—包括工程師、裝配工、恐龍表皮的製作人員、演員和畫匠、以及機動專家,花了一年時間才完大功告成。
● 娛樂中吸收新知 老少鹹宜
內容描寫恐龍的演化過程,包含造成許多物種滅亡的氣候變遷及地殼變動。如電影般栩栩如生的【與恐龍共舞】有恐龍間互動的場景,觀眾也會看見肉食性動物如何進化成兩隻腳直立行走的狀態,以及草食性恐龍如何躲避敏捷的掠食者。隨著地球板塊的分裂,世界史也跟著結束,三疊紀的乾旱沙漠也轉變為翠綠的草原,以及後來的侏儸紀盛世。海洋形成、火山爆發、森林大火—最後造成恐龍全數滅絕。在演出中吸收科普常識,是學習新知絕佳的機會。